欄目導航
avigation
自體免疫反應會引起胃腸粘膜的破壞而致病
瀏覽: 402|
發布時間:2020-06-15
|
自身免疫反應是機體免疫識別功能紊亂或嗜異性抗原使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產生的異常反應,往往引起胃腸粘膜的破壞而致病。如:
?、俾晕s性胃炎。A型萎縮性胃炎可出現壁細胞抗體(PCA)和內因子抗體(IFA),引起胃酸和維生素B12受體缺乏。B型萎縮性胃炎可出現胃泌素細胞抗體(GCA)和胃泌素受體抗體(GRA),引起G細胞導致胃粘膜萎縮。
?、谘装Y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出現結腸上皮細胞抗體,其抗原與大腸桿菌O14型的脂多糖有共抗原決定簇。因而引起結腸粘膜破壞。血中出現免疫復合物和補體減少,可導致皮膚及其它腸外臟器的病變。自身免疫反應克隆病可有T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其肉芽腫樣病變可能與遲發性變態反應有關。
?、墼l性膽汁性肝硬化。常出現抗線粒體抗體(AMA-抗M2),陽性率可達90%以上。
?、苈愿尾〉拿庖叻磻?。肝和脾臟是重要免疫器官,慢性肝病多與免疫反應密切相關。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細胞壞死,多由殺傷性T淋巴細胞與攜帶病毒的肝細胞發生免疫反應的結果。部分慢性活動性肝炎常出現高免疫球蛋白血癥。并出現抗平滑肌抗體(ASMA)和抗線粒體抗體(AMA)等自身抗體,自身免疫反應同時細胞免疫調節失調,如T抑制細胞不足,與病變持續不易控制有關。
上一條:淺析Y染色體微缺失檢測的臨床意義
下一條:流式熒光技術的優點有哪些?